“屋頂是你的,你想在自家的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,即便你再有錢,但是只要這幾樣你不滿足,你還是建不了。”
“屋頂是你的,你想在自家的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,即便你再有錢,但是只要這幾樣你不滿足,你還是建不了。”
這是農村一些地區出現的窘境,卻也是一件好事!
這幾年農村變化日新月異,老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,而且生活設施方面也改善很多。許多地區的農村也趕其時髦,出現了許多新生事物。光伏發電算其中之一。
現在農村用戶申請光伏發電,流程已經基本統一,不會像過去那樣無章法可循,用戶只要提供業主身份證及戶口簿復印件、房產證(房屋產權證明)的復印件去當地的供電部門申請即可。然后當地的供電部門就申請方案,給予調試和并網驗收工作,同時供電部門完成雙向電表的安裝,簽署購電合同及調度協議,之后項目即可并網發電。
但是隨著分布式發電項目的與日俱增,一些細節問題,引起人們的注意!
因為分布式光伏系統多建在農戶的屋頂之上,而在農村房屋的質量層次不齊,有的光伏系統裝在幾層小洋樓之上,有的裝在瓦房、平屋頂之上。那么問題來了,假若屋頂年久失修,或者自身荷載能力本身就不達標,在加上
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和支架的額外重量,屋頂能承受的住嗎?會不會被壓塌?這樣的電站能用多久呢?
這就引出了房屋荷載這個話題,通俗理解就是房屋能承載的重量,分為永久荷載和可變荷載。當光伏發電系統建在屋頂后光伏系統的整體重量就變成了永久負荷,這個負荷要承載25年,對于光伏系統的負荷不是1斤兩斤,而是足足幾百斤。
出于保證房屋的質量,考慮到電站的穩定運行。一些地區出臺了一項新規定,“所有申請光伏發電的用戶需要提供房屋荷載證明”,只有相關單位出具此項證明,待供電部門驗收通過,才能給予并網。假若沒有這項證明文件,供電局是不準予驗收、并網。
這樣一項證明一出,對于城市用戶來說可能不用心,因為商品房、別墅等建造時候都會有相關荷載證明,但是對于農村用戶來說就會有點難度,我們了解到很多農村用戶都是自建房,有的甚至連個建設圖紙都沒有,對于詳細的荷載證明,更是沒有。
那么用戶要想建電站,又找不出這些證明,這項任務顯然還是落到安裝企業肩上,額外的成本(公關成本、文件成本)自然會提高,但是從行業規范和長遠發展來看是件好事。畢竟誰都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和利益開玩笑。